创业项目:豆制品公司创业人物:刘轶群创业时间:2005年 在很多家庭主妇的印象中,豆腐是再平常不过的厨房素材,市场里摆放着豆腐作坊日复一日的出品,家里餐桌上一个星期出现一两次豆腐菜肴,虽美味,并无特别之处。但来自湖南的刘轶群却是分外钟爱豆腐,不但每日吃豆腐,而且在多年来的创业路上,始终想在豆腐上做文章。经过几年的摸索,她的豆腐工厂终于走上正轨,出自她手的品牌豆腐慢慢渗入包括中山、珠海、顺德在内的80多个菜市场。于是,“豆腐西施”也就这样炼成了。 从家乡来到中山 鱼头豆腐汤空存记忆中 刘轶群是湖南人,像很多早年来到中山的外地人一样,是在1991年随丈夫的工作调动而南下。那时的中山,尚无今日的物质丰富和安逸,多的是简陋和荒芜。别的都好说,但一直偏爱吃豆腐的刘轶群很快发现中山的豆腐怎么吃都不是那个味,“找了很多个市场,都找不到好吃的豆腐,我不死心,继续踩单车往大涌等一些乡镇市场去找,买回家一试,还是不好吃。似乎总有一股馊味,不是黄豆的质量不好,就是手法有问题。”刘轶群找了几圈之后,一家满意的档口也没有找到,家乡鱼头豆腐汤的味道竟成了记忆中的事。于是她做了一个决定,反正自己没工作,干脆去做豆腐好了,“肯定有市场,让大家尝尝真正好吃的豆腐。” 行动起来之后,刘轶群先是到处找设备,好不容易在新会找到一间设备公司,过去一看发现设备都太小,似乎只适合家庭使用。“没找到合适的设备。而且当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一下,发现国家没有这个行业的相关标准和优惠政策,前景不明了。普通人吃豆腐都是在市场买,并没觉得不妥。”刘轶群认为除了这些以外,手上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那次的做豆腐行动终止于萌芽状态,她也只能不吃豆腐,或者继续忍受不好吃的豆腐。 误打误撞入装修行 为做豆腐赚得一桶金 豆腐没做成,一位好朋友极力拉刘轶群去一间装修公司做销售。“我也没其他事做,便去试一试,没想到还真给试成了,半年的时间便拉来了1000万的生意。”刘轶群说自己运气好,正好撞上几个房地产大项目,但她和公司之间因为提成无法兑现的问题分道扬镳。“虽然我离开了公司,但有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和我关系很好,建议我出来单干,他们把项目给我做。”刘轶群初听之下,并没有信心,因为她手上没资金,也没实际的装修经验,“但这位朋友提出预付我30%装修款,这在装修界是没有先例的,之后甚至陆续追加到50%。说老实话,到现在都非常感谢那位朋友。” 虽然一开始并不懂装修,但是刘轶群请来了一帮有经验的师傅,她自己更是戴上安全帽就敢爬脚手架,每次的工程必定亲力亲为监督,一来二去便也成了行家。“装修公司慢慢上了正轨,正好赶上装修行业比较好做的那几年,积累了一笔资金,无意中为日后投入做豆腐打下了一点基础。” 再向豆腐行 小试牛刀失败“收档” 2005年,刘轶群在装修行业已做得小有成绩。一天,一位朋友在和她的聊天中提出自己手上有三个创业项目,希望她能投资,“他只说了前两个矿泉水,豆腐,第三个还没有出口,我已经立即拍板说豆腐可以做。” 本是一次比较随意的聊天,但在刘轶群的推动下,三个人组成的豆腐团队很快便有了动作。“一个人有做豆腐的技术,一个人负责管理运营,我负责出资。我们租下了位于五桂山的一栋别墅,希望用五桂山的山泉水做出好吃的有我家乡味道的豆腐来。”虽然准备比较充分,三个人也各有所长,但刘轶群等了几个月也没有等来她觉得满意的豆腐,“质量始终不过关。” 初在朋友的描述下,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本只需要5000元,但几个月过去,刘轶群追投的资金已超过13万元。在她终觉得无法做出好豆腐时,果断终止第二次的再向豆腐行。“不是我不想投入,也不是我不想赚钱,但是我真的觉得不行了,必须得停下,技术应该是不过关的。” 产品不出市场不入 向三四十个同学借钱渡过难关 在2005年的小试牛刀失败告终后,刘轶群并没有打消做豆腐的念头,而是在继续寻找新的机会。第二年,她偶然寻找到南区一间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工厂后,决定要大展拳脚。 “我特地从重庆的职业大学请来一位食品专业的副教授,而且他在深圳已有多年做豆腐的实战经验,我给他开到7000多元的工资,可以说在人才上是下了重金,希望能出好的豆腐。”但是让刘轶群失望的是,半年过去了,达标的豆腐仍然没出,她的资金已开始紧张。“那个时候工厂慢慢陷入艰难,在内产品没出,资金紧张,在外菜市场根本进不去,都是由固定的档口霸住。我甚至想到放弃,但后来在心底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不行就放弃。”内忧外患之下,刘轶群又发挥出当年做装修的拼命三娘的气度,辞去专家自己开始研究做豆腐的技术。“我一边打电话回老家向亲戚朋友咨询,一边买书琢磨,还到外地的工厂里面学习。”3个月之后,刘轶群居然单枪匹马地做出了相当高质量的豆腐,“我算是明白了,只要去学,真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何必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在这期间,为渡过资金难关,刘轶群前后向三四十位同学开口借钱,“向这个借两万,向那个借三万,总共筹到了60多万元,让我熬到了2007年底产品上市的时候。” 产品出来以后,市场推广仍然是难题,“做菜市的人都知道,想把产品打进菜市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刘轶群说自己的运气一直不差,在菜市场打不进的时候,江门的一间大型台资企业找到了她,每个月固定的进货让她的工厂不至于活不下去。大年初一照开工打时间差 品牌豆腐档前排起长龙 就在接下来的两年市场慢慢向好的时候,刘轶群的豆腐工厂在滚滚拆迁潮中“消失了”。直到2011年,在朋友的注资下,刘轶群在南朗镇的东方工业园大手笔拿下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厂房,并迅速推出40多种豆腐产品,这一次,她“来势汹汹”。“我手上有技术,只要工厂准备妥当,很快便能正常生产和销售。”这一次,刘轶群准备把工厂做得更加规范,实现她一早就想走的品牌之路,她注册了一个名为“素礼坊”的品牌,并将“”的概念注入公司名称中。 在市场推广中,刘轶群攻下中山城区市民比较信服的竹苑市场,其中2012年春节成为素礼坊豆腐在菜市场的命运发生转折的节点。为抢攻市场,刘轶群决定2012年春节不停工,在其他档口都关门休息时,他们的产品照常供应。这个急招误打误撞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以前那些觉得我们豆腐贵的市民,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只好买我们的豆腐,结果吃后觉得非常好,我们在竹苑市场的档口自此便每天排长龙。”刘轶群说,在之后不长的时间里,素礼坊豆腐走进了中山、珠海和顺德的80多个市场,“后来几乎不用我们的销售人员出去跑,很多是别人主动找我们的,还有一个以前是做豆腐作坊的,干脆不做了,在南朗的菜市场做我们的销售商。”除了菜市场外,一些公司和机关食堂也是素礼坊豆腐畅销的地方。 眼下,刘轶群正在装修厂房内的一个“DIY”区域,到时那里不但有厨艺大师演绎各种豆腐佳肴,参观的食客也能品尝和参与。“把豆腐文化办红火,告诉大家要吃健康豆腐,健康就要吃豆腐。” 【对话】 ◎记者:您一直心念豆腐,之后为做豆腐也付出了很多,包括一些比较重大的生活变故,豆腐有这么大魔力吗? 刘轶群:做到后来真的不是在做豆腐了,感觉是责任,要为已经吃到我豆腐的顾客负责,要为员工负责。 ◎记者:广东市场是不是不太好做,好像广东人不太爱吃豆腐,或者说生活习惯里不太吃豆腐? 刘轶群:确实是的,广东人吃海鲜、饮老火靓汤,这边空气湿度又大,所以很多广东人尿酸偏高,于是就不敢吃豆腐。怕尿酸高不敢吃豆腐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引起尿酸高的是一种叫嘌呤的物质,但豆腐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将这种物质排出了,所以豆腐是健康的,不会引起尿酸高和痛风,很多科学杂志已经讲了。尽管广东人的习惯如此,但我们的豆腐现在已经卖得很好了,从2012年开始,已实现了盈利。 ◎记者:看你们正在打造“DIY”区域,是不是有意向咀香园学习,想办成旅游景点? 刘轶群:是有这个意思,希望开辟一块区域,让大家能够亲自过来尝到我们做的健康好吃豆腐。 【人物速画像】 爱笑却又有所保留 刘轶群站在面前的时候,很难把她和戴上安全帽爬脚手架或者挽起袖子做豆腐的“拼命三娘”联系起来,面前的她温文尔雅,爱笑却又有所保留,似足了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虽然工厂已经步入正轨,品牌也在建设中,但工业园始终是工业园,充满了工业的味道,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生活的气息,在光线暗沉的角落,又很是拘迫。但刘轶群看厂房却不是这样,她确是用一种充满期望和向往的眼神,似乎这个工厂就是她一手带大的婴孩。在谈到愿景的时候,她全部的精神,甚至腔调都明亮起来,豆腐不再是豆腐,她也不再是一个“干部”,而是一个追赶梦想的奔跑者。 【豆腐档口投资计算器】 如果要开一个素礼坊豆腐档口,刘轶群算了一下,大概需要投入1万多元即可。 首期投入:1万元(包括冰箱、电子秤、装修和租金) 月投入:2000元左右(租金和水电、进货费用) 盈利时间:看位置。 |
公司动态